欢迎访问香港经济导报  今天是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语文学习,不能只在概念上滑行,必须要学会深入文本

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2023年第七十二期(总第742期)


有经验的老师,在阅卷时,常常能够一眼判断出哪些学生曾经接受过答题技巧的训练。你会看到这些学生在答题时,有一套答题的模板,或者说固定句式。

这些模板或者句式在网上很火,成为很多人追逐的资源,在线下的各种培训中也常常被视为秘籍,因为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在短期内提高考试成绩。可是,稍加注意,也会发现很多熟练掌握答题套路的学生,常常是各种概念堆砌在那里,套话说得贼溜,一到硬碰硬实打实谈自己理解的部分,就支支吾吾,想要蒙混过关,这时候理解能力偏弱,并没有真读懂文本的问题就暴露无遗了。

比如,200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曾经考过这样一道阅读题:

第⑨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承接了上文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了下文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如果这道题问第⑨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相信百分之九十甚至更多的学生可以答得上“承上启下”或者“过渡”这样的答案。但换个问法,在题干中告诉学生这一段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然后问如何起这个作用,结果就发现很多学生只是记住了概念名词,而并不真正理解相关概念。相当一部分人学生,甚至概括的是本段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也就是说承上启下的“上”和“下”是怎么回事都没搞清楚。

在实际教学中,会发现这类在概念上滑行,没有能力深入文本的情况比比皆是。

比如,我最近在讲《答谢中书书》这封文言书信。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就这篇短文的前两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从读者角度看,你觉得这两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绝大多数同学能够回答出这两句在文中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但进一步追问,要求他们结合文章,具体谈谈这两句是如何统领全文的,绝大多数人就都语焉不详了。可见,他们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感觉,知道这个名词,但不能结合着文本深入理解。

再换一个问法,如果从陶弘景也就是写信人的角度看,你觉得他为什么要这样写;或者如果从谢中书也就是收信人的角度看,展读这封信时,看到这两句又会有什么感觉。

之所以换一个问法,就是要他们在回答问题时,尽可能避开概念,或者根本无法用概念来回答,必须结合文文本实打实地说出自己最真实的阅读感受。

本以为变换问法,在一定程度上算是降低难度,只要说出自己最真实的阅读感受即可,但不承想,对这个变换问题之后的问法,学生更是感觉有点儿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可见,从真正读懂文本出发,做一个简单朴素的理解,这对很多学生而言,甚至比套用各种概念难得多。

其实,从写信人角度而言,无非这两句话就是一个话题的切入。先说自古以来,关于山川之美的谈论已经很多了,然后就是顺着这个话题往下说,我也要来谈谈山川之美。甚至还暗含了一个意思,虽然谈的人已经很多,但我要争取谈出一点儿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来。

而从收信人的角度来看,当读到这两句话时,自然知道这封信要谈的话题是山川之美,但同时,也肯定有一种心理,那就是既然古来共谈,如果你还是老生常谈,那就没劲了,我倒想看看你是不是能谈出一点儿新意,谈出一点儿与众不同的东西来。

长期以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一直存在重套路、重概念,而忽视真实感受的问题。如果没有真实的感受,真正的理解,那些所谓的套路和概念就是空中楼阁,没有根基。

随着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越来越重视考查能力的今天,如果老师还是教“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喻成××,生动形象”这类套话,那就是害了学生。当问题变成“具体说说怎么就生动了,怎么就形象了”的时候,就不能满足于停留在“知其然”的层次,而要往“知其所以然”的方向努力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若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授权。

给我自己的作品带个货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香港经济导报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