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位于新泰市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山东华杰新型环保建材有限公司迎来了主动对接融资需求的建行工作人员,获得了企业首笔纯信用类贷款——“科技补偿贷”500万元。“这笔贷款,得益于‘数据变信用、信用变信贷’的转换链条。”该公司董事长褚杰说。
在新泰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中心,大屏上持续跳动的数字,代表着不断汇聚的数据。获评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以来,该市归集了行政管理、涉农、企业信用信息等14大类62小类数据。
101989765条!截至8月21日,新泰智慧公共信用平台已归集了超一亿条信息。依托县域内最重要的数据资源,当地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探索“整县授信”模式,推动数据应用场景在金融领域提质扩面,已累计获得超12亿元银行预授信。汩汩金融“活水”正加速流向实体经济。
“数据放着是一串串数字,用起来则是‘真金白银’。”该中心信用应用科科长曹淑涛说,当地一直以数据开发利用为抓手,探索激活数据要素价值的新路径。
今年,我省出台《现代金融服务业行动计划(2024-2025年)》,提出依法合规推动政务数据、金融数据、社会数据等共享共用,延伸“金融+”协作链条。政府数字搭台、金融惠企唱戏,已“万事俱备”。
“以前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贷款,需要抵押物或担保,现在银行更关注自身发展情况。”建行新泰支行行长韩尚祯敏锐地捕捉到金融业务的变化,发现数据要素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提供了新思路。
数据中包含的纳税等级、专利数量、人才结构等信息,已成为企业经营情况的佐证;同时,也帮助金融机构研判风险,提高服务精准度。
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要遵循“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原则。数据不动价值动,“互通”成为第一个难题。
初期,双方以农业数据切入。依照《山东省公共数据开放办法》布设专线、开通服务器端口,新泰智慧公共信用平台与建行兴农快贷系统直连,该市信用评价体系作为标准之一,嵌入建行系统。
“一开始我只能申请3万元,但银行调取我的社会信用报告后,额度增加到了5万元。”新泰市龙廷镇生猪养殖户崔新是首批受益者,优秀的“社会信用”为他的贷款“加了分”。
“‘社会信用’分级管理,信用优秀可以帮助提高贷款额度,信用等级低则会影响额度,甚至无法获得贷款。”曹淑涛说,截至目前,双方已累计交互信息12903次,授信563户9185万元。
去年11月,建行山东省分行与新泰市人民政府共建“信用大数据科技联合实验室”,探索利用县域内已归集的全量数据信息。
该行数据管理部数据分析师马末全程参与。“按照‘分类施策,最小必要’原则加工数据,对敏感信息加密脱敏后,双方通过各自节点引入实验室平台,基于隐私计算,联合建模输出结果。”对于如何保护隐私和数据安全,她解释说。
基于此,建行山东省分行细分出“乡村振兴带头人”等14类经营主体,已累计提供超12亿元预授信额度。其中,根据纳税等级名单,为首批小微企业客群预授信总额超10亿元。
此外,依托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数据,该行发放科技补偿贷13笔4600万元;依托农险参保数据,为320户种粮散户授信595万元……形成了“整群授信”带动“整县授信”的信贷模式。
“近年来,数据要素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应用范围也从单项数据、行业数据向全域数据扩展。”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牛浩曾到当地调研,他认为引入数据要素,鼓励金融机构模式创新很有必要。同时,他建议,要重视数据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提升数据质量;在构建数字化的过程中加大整合力度,让政府支持、部门协调和机构业务优势形成发展合力。
(大众新闻记者 徐佳)